陈翰章,1913年6月14日出生敦化县西半截河屯的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绩毕业于敖东中学。1931年春到文庙小学任教。1932年4月,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经人介绍到王德林统领的救国军司令部工作,因此得以结识在救国军任参谋长的抗战名将周保中。在周保中的培养教育下,陈翰章进步很快。入伍不久,即任战地鼓动队长。1933年,年仅20岁的陈翰章已升任救国军总部秘书长,并已成为地下党员。1934年,陈翰章调到党领导的宁安工农义务队任政治指导员,1935年升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旋即调任第二师参谋长。 陈翰章 1935年2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参谋长,率部在宁安、额穆、敦化、蛟河等地打击日军。1936年起在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2师(后改为5师),先后任师参谋长、师长,同年6月被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
李野光 (作者李野光真实经历回忆) 文章提供者:张彦夫 1948年2月21日盘踞在长春市的国民党军队及特务组织,加紧了对长春四周边缘地带的警戒与搜索。捕人的事也时有所闻。我于2月20日派出向东北局联络处进行汇报的交通员宋继禹同志,原是约定在2月21日午后3点钟返回的,可是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天多了,而宋继禹同志却连影儿也没有。为了防范万一,分别叮嘱小组同志提高警惕、留心一切可疑征象,暂时转移住所。当晚,我没回东二条43号原住址,临时转移到南广场宾宴楼后胡同里一个朋友家里住下。 第二天(2月23口)清早,宋继禹同志终于回来了。原来是国民党反动派有一个搜索连在兴隆山附近和人民解放军的一个侦察排遭遇了。互相打了好一阵,又胶着了多半天,通向长春的道路被截断,宋继禹同志被迫转回卡伦,才误了约定的归来时间。他这次除带回部分宣传品外,还转达了上级"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好公共设施、有价值的文物、及国民党政府机关档卷等"的指示。 说来事情很巧,连现在想来还感到巧得有点出人意外:一提到保护文物,我猛然想到了杨靖宇将军的遗颅。